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21 21:25:15
地球上出現過多次人類文明,后來它們都滅絕了。這就是人們經常提及的“史前文明”。人類文明在地球上是輪回出現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科學家對地球年齡的最佳估計值是45.5億年。大約在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生命??茖W家認為人類的起源不過是最近300萬年前的事情。而人類的文明歷史不過1萬年。人類用了這么短的時間就發(fā)展到了今天的程度。
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它和地球的年齡和地球出現生命的時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難道地球長達38億年的生命歷史,只在距現在最近的幾百萬年才出現了人類?這難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所以,有人會覺得人類文明在地球歷史上不止出現過一次。人類文明在地球上已經出現和滅絕了很多次。
這種說法科學嗎?科學是我們認識宇宙的實踐方法。正是因為科學的快速發(fā)展,我們人類文明才發(fā)展到了今天的高度。一個觀點或者結論是否正確,需要大量的證據來驗證它。
為什么科學家會認為地球年齡是45.5億歲。因為科學家通過同位素地質測定法確定了地球年齡。為了測定地球的年齡,科學家就要在地球上尋找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巖石年齡是43.74億年。后來科學家又通過對來自月球巖石標本和來自太空的隕石的年齡測定,綜合得出地球的年齡的最佳估計值為45.5億歲。
通過這些研究,我們才知道了原來地球已經存在了這么久了??!
那么地球上的生命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這就需要我們找到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生物留下的證據??茖W家找到了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證據,它們存在于大約35億年前。通過其他的相關研究,地球在38億年前就已經形成了穩(wěn)定的陸地和海洋。最原始的地球生命可能已經出現了。
同樣的道理,地球上會不會曾經有過人類文明?人類文明是不是在地球上反復地出現和滅絕。這種觀點能不能成立也需要大量的證據來支持它。那么,有沒有真實可靠的證據來支持這個觀點嗎?
從生命誕生后的幾十億年以來,地球上出現過無數種類的生物。它們之中的絕大多數都滅絕了。例如,三葉蟲是一種在距今5.6億年前就已經出現的海洋節(jié)肢動物。它們最大的不過70厘米,最小的只有2毫米。它們在地球上存在了大約3.2億年的時間,最終在距今2.4億年前就全部滅絕了。
它們已經滅絕了2億多年。但是我們還是能夠知道它們在地球上存在過,并且還能夠復原出它們活著時候的樣子以及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等。我們是怎么做到的呢?這是因為三葉蟲雖然全部滅絕了,但是它們的身體卻變成了化石留存到了今天。包括恐龍在內的很多已經滅絕的動物也是如此。它們的化石證明了它們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
那么,我們所說的曾經“消失的人類文明呢?”留下化石或者其他的證據了嗎?沒有吧!身體小的只有2毫米的三葉蟲都能留下化石,為什么那些“消失的人類文明”就沒有留下證明其存在過的任何蛛絲馬跡呢?沒有證據,這就是我們一廂情愿地想當然罷了。
如果地球上真的出現過多次人類文明?那怎么會沒留下證據呢?這又扯到人類起源的問題上了。為什么科學家認為最早的人類出現于距今300萬年以前呢?科學家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還不是因為科學家發(fā)現了那個時間段的古人類化石?
人類在漫長的原始時代不光留下了自己的骨骼化石,還留下了大量使用過的石器等工具。這些人類存在過的證據都在距今300萬年這個時間段內??茖W家沒有發(fā)現任何和恐龍同時代,甚至和三葉蟲同時代的人類存在的證據。
人類在地球上只出現過一次?如果我們看看地球生命進化的進度條后,你就覺得這一點都不奇怪了。
前面說過,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大約38億年前。那時候的生命是最原始的單細胞原核生物。細胞核沒有核膜包裹。一直到了距今13億年前,地球上才出現了細胞核擁有核膜的真核生物。生命只是給自己的細胞核加上一層膜就花費了大約25億年的時間。
在真核生物出現后的距今8億年,地球上才出現了多細胞生物。距今4.5億年前,最早的脊椎動物魚類出現了;距今3.7億年前,最早兩棲動物出現。脊椎動物開始登上陸地;距今3億年前,爬行動物出現;距今1.45億年前,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距今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后,哺乳動物才迎來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時代。而人類和猿類的共同祖先出現于大約3000萬年前。
由此可見,地球上的生物進化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地球上的生命伴隨著每一次大滅絕發(fā)展到更高版本。人類是目前地球上生命的最高版本。所以,人類不可能會出現在早期的地球上。那種人類和恐龍同框的感覺,我們只能在電影中體會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兔斯基聊科學
信用卡金卡和普卡區(qū)別有哪些?有什么辦理條件
銀行信用卡的等級大致分為三種,金卡、普卡和白金卡。每種卡片對于持卡人的資質要求都是...
藥監(jiān)局發(fā)布消費提示:化妝品小樣需在標簽處呈現
廣東省藥監(jiān)局官方微信日前發(fā)布消費提示類文章稱:近日,有關化妝品小樣的報道引起熱議。...
眼鏡成多家奢侈品巨頭布局賽道 眼鏡行業(yè)受捧
繼皮具、配飾之外,眼鏡正在成為多家奢侈品巨頭爭相布局的賽道。而這個背后,正是年輕一...
功效護膚賽道兩極分化 企業(yè)紛紛加碼研發(fā)
國內功效護膚賽道呈現兩極分化:一邊是功效護膚巨頭手握營收高速增長的光鮮業(yè)績,一邊則...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